2013年6月4日 星期二

火力發電的改進方式



火力發電的改進方式


在台灣,雖然核能發電吵得沸沸揚揚,但當今發電方式,超過75%仍以燃燒化石燃料為主,其中燃燒石油或天然氣的發電方式,就約佔總發電量的50%上下,如果能提升石油與天然氣發電廠的效率,降低燃料的耗損,雖然無法根本性的解決污染的問題,但伴隨效率的提升而來的,便是CO2排放量的降低,也是一個對環保有莫大助益的方式。本文則將就如何利用燃氣渦輪提升燃氣效率深入討論。

I.        傳統火力發電原理
右圖中左下方鍋爐裏的水被熱源燒成蒸汽後,送至汽輪機再推動發電機發電;使用過的蒸汽則送至冷凝器,由海水將其冷卻成水,再送至鍋爐重複使用。
這個發電循環中有多處會損失熱能,以致傳統的火力發電廠發電效率僅約在25-35%之間。審視這個循環,其實有兩個明顯的熱能散失處可以改善:

A.      加熱鍋爐的熱源
使用更有效率的加熱方式,將可提升整個系統的效率,本文將討論使用燃氣渦輪機作為熱源,以提升發電循環的整體效率,亦即所謂的[汽電共生]

B.      蒸氣循環
如能透過設計二次利用已加熱的水蒸氣,亦可提高系統的整體效率。

II.      加熱鍋爐的熱源
 

A.      燃氣渦輪機的沿革
1791
年,第一個使用近代燃氣渦輪熱力循理原理的設計專利由一英國人John Barber獲得。1930年,另一個英國人Sir Frank Whittle發明了今日我們所知道的燃氣渦輪機。
1935~1945
,由於當時使用於航空之往復式汽油機,其輸出馬力達到3,000~3,500馬力時,就發現引擎機構複雜,重量增大。於是渦輪噴射引擎(Turbo-jet engine)蓬勃發展,廣受航空器歡迎。該引擎捨棄活塞(Piston)之方式,組合了壓縮機(Compressor),燃燒室(Combusion chamber)及渦輪機(Turbine),使用燃氣以旋轉運動,獲得動力(Thrust)。法國之Mosserchmidtl1939年,將Hes 3 B(推力500kg),裝於噴射飛機(Jet aircraft),成為世界上第一架成功之創作。由此啟發,其發展勢如破竹。靜止推力由一開始的1,000~3,000kg至目前已達4,500~10,000 kg水準。
1941
年末期,西屋公司(Westinghouse Corporation)開始從基本的設計,製造全由美國人來完成的燃氣渦輪機。工程師們設計了第一部軸流式(Axial-flovo)壓縮機及環狀燃燒室,這兩種設計觀念,後迭經修改一直沿用至今,仍是大多數發動機的基本概念。
應用在軍事的燃氣渦輪機主要為動力大、噪音高、高燃油比的渦輪噴射引擎,以達到高速飛行的目的。除了使用於戰機等軍事用途之外,後來的民間航空器也使用燃氣渦輪機來推動螺旋槳或渦輪葉片(渦輪導扇引擎),如波音及空中巴士等客機使用的都是渦輪導扇引擎,因引擎噪音小且燃油比低,廣為民航機所使用。使用燃氣渦輪機來推進船隻的觀念應追溯至1937年,pescara活動活塞式發動機就曾實驗地使用燃氣渦輪。 1957年實驗船〝Willian Patterson〞號,就以六部活動活塞做動力,推動兩部渦輪機橫渡大西洋。
1956
JOHN SERGEANT裝置了一部耗油率僅0.532ib/hp/hr,且效率很高的發動機。由於使用再燃器(Regenerator)以回收排放氣體之廢熱使其效率提高很多。


B.      燃氣渦輪機運轉原理

一具基本的簡單燃氣渦輪機,其中包括有一具壓縮機(Compressor)、燃燒室(Combustion chamber)和渦輪機(Turbine Wheel) :
空氣由進氣口管路導入壓縮機,增高其溫度與壓力後,進入燃燒室與噴射嘴噴入之燃油混合,經火星塞點火燃燒,持續一段時間後點火停止,而其燃燒則繼續,因其混和高壓空氣燃燒的特性,能使燃油幾乎完全燃燒,釋放出所有熱當量。而高溫,高速膨脹的燃氣進入渦輪轉子總成,其動能與熱能為葉輪所吸收,轉換成機械能,使渦輪轉動。渦輪轉子與壓縮機以同一軸連接,因此,在壓縮機亦被帶動旋轉,進而引入更多高壓空氣。在一個設計為將1大氣壓加壓為5大氣壓再進行燃燒的燃氣渦輪系統中,壓縮機約耗去39.6%的燃氣渦輪機輸出,亦即理論最高發電效率不會超過60%,且如果計入燃料的燃燒效率的話,整體的複合發電效率約莫在37%的水準。


最後高溫高速燃氣經過噴管噴出,在飛行器以反作用力提供動力。當然若不是在交通載具的用途,噴發的高速燃氣是沒有用的,但若結合蒸氣渦輪機組,則此燃氣渦輪機可作為一個很有效的熱源型式,除了燃氣渦輪機本身可以帶動轉軸(shaft)進而轉動發電機發電,噴發的熱源也可以用來加熱鍋爐或管線產生高壓水蒸氣。


C.      燃氣渦輪機特性
Brayton循環分析得知,渦輪機之效率取決於操作壓力及溫度能否提升。􀁺 因此提升壓縮機之氣動力特性、燃燒室之燃燒效率、渦輪葉片之冷卻技術及耐熱材料之研發,有助於整體效率之提升及重量之降低。


1.      軸向壓縮機之作動
渦輪機驅動轉子葉片而將流體加速導入定子葉片,使得流體之動能轉變為壓力能。葉片外型氣動力特性之改良能提升其效率。

2.      燃燒室之作動

a.      主燃區:形成迴流區以穩定火焰,避免吹熄,此區為富油燃燒。

b.      中間區:引入空氣淡化油氣,在此區結束前大部分燃燒過程結束。

c.       稀釋區:注入之空氣於燃燒室壁面形成保護膜,隔絕高溫燃氣之侵害,並調整進入渦輪機之燃氣溫度。

3.      渦輪機之作動
在定子葉片中,流體之壓力能被轉變成動能,藉以推動轉子葉片,提供壓縮機驅動力。葉片外型氣動力特性之改良能提升其效率。

D.     燃氣渦輪機之污染防治技術

1.      多軸設計
大部分現代渦輪引擎採用多軸設計,以因應各部不同之操作情況(負載、轉速)

2.      多級燃燒技術
燃燒前預混空氣/燃料,藉以消除燃燒時可能發生之局部高溫,因而減少NOx之產生

3.      渦輪葉片冷卻技術

a.      於渦輪葉片中設置冷卻通道,導入加壓之冷卻空氣,(600°C)並於葉片表面鑽孔,讓冷卻空氣噴出形成保護膜,藉以阻斷高溫氣體之傷害。

b.      直接於葉片表面加上一陶瓷材料塗層,以提高其耐熱能力。
E.      燃氣渦輪機效率
回到剛提到的燃氣渦輪機效率議題,我們經由右列的Bryton循環公式得知,進入循環的氣體壓力越高且溫度越高,則燃燒效率越好。但要將氣體加壓得要耗功,所以也不能一昧的加大壓力,否則燃燒所做的功就都被消耗殆盡,而沒有足夠的功來轉動發電軸了。前面也提過,在一個設計為將1大氣壓加壓為5大氣壓進行燃燒的燃氣渦輪系統中,壓縮機約耗去39.6%的燃氣渦輪機輸出,亦即理論最高發電效率不會超過60%,且如果計入燃料的燃燒效率的話,整體的複合發電效率約莫在37%的水準。

既然不能無上限的提高壓力,但若能利用複循環提高進氣溫度,則也有機會提高系統效率。

在上圖中可看到,在加入regenerator之後,整個燃氣渦輪發電系統的熱效率可推進到57.2%的水準。

III.    蒸氣循環
接下來我們來討論一下蒸氣渦輪發電循環的效率,與利用燃氣渦輪串聯所能達到的改善程度。

A.      下圖表現的是簡單蒸氣渦輪發電循環,在Thermodynamic analyses of power plants一書中,試算指出此循環的理論熱效率最高可達38.8%,而一般單循環的發電廠效率也約莫在25-35%之間。

B.      而在加入一個再加熱器與LP turbine(低壓渦輪)的機組中,經計算後所得的理論熱效率是39.5%,可看出直接再加熱蒸氣的效果似乎不是很好。

C.      若今天在主蒸氣流推動完第一組渦輪之後,即分流給第二組渦輪與供水加熱器,以預熱到達蒸氣鍋爐的水的話,可以達到的複合熱效率為41.5%

D.     但若藉由串聯一組燃氣渦輪與一組蒸氣渦輪,由燃氣渦輪的炙熱排氣來提供蒸氣渦輪的鍋爐熱源,則此系統的總和熱效率可達到60.5%,可謂有長足的進步。

IV.    商業應用
正因為上述這種汽電共生(燃氣渦輪串聯蒸氣渦輪)能大幅提高燃油熱效率的特性,再加上目前天然氣是僅次於煤礦存量最大且成本最低的較乾淨能源,各發電機組公司無不卯盡全力發展此一新型電廠,如GE推出F系列機組,Simens也有相對應的整廠輸出電廠,這兩家主流廠商的發電效率也都達到了50%以上的水準,GE的複循環發電系統甚至達到了60%的發電效率。




V.      結論
現今,化石燃料仍然是發電的最普遍選擇,在發展其他替代能源的同時,如何有效的使用剩下的化石燃料也是一個很重要的議題。
整體的能源使用效率,除了發電廠的效率,還牽涉到輸配電路的效率,終端電器的效率,以及發電系統對於離尖峰發電的適應能力,其實是一個牽涉非常廣泛且非常複雜的問題。當然在各個環節都有值得改善的地方,這次我們討論的汽電共生(或稱為複循環發電系統;燃氣渦輪+蒸氣渦輪系統­),是一個在使用石油、天然氣或生質燃油為燃料源的一個很好的發電方案,如果台灣能將所有的火力發電廠主機都更換為汽電共生系統,相信可以省下不只一座核四的發電量,發電效率比核四好得多,能源成本及建設成本都會比核四好得多,一定是一個比核四好的選擇,不如就把核四拆了,在原地增建兩套汽電共生系統吧!

VI.    Reference

A.      Thermodynamic analyses of power plants, chapter 12, P.237-304

B.      燃氣渦輪機之應用與效能提升, 國立東港海事, 輪機科三年甲班, 蘇文慶

C.      噴射引擎介紹, 逢甲大學航太與系統工程學系, 黃柏文副教授

D.     GE, 9FB dataform
 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